首页

白丝调教踩踏

时间:2025-05-28 21:02:01 作者:新四军老战士沈如峰战地日记等实物资料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浏览量:34603

  中新网北京5月27日电 (记者 应妮)“新四军老战士沈如峰战地日记等实物资料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仪式”26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白玉厅举行,新四军老战士沈如峰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战地日记、与家人的往来书信等相关实物资料共21件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新四军老战士沈如峰的部分战地日记。 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罗文利表示,这批实物资料中的战地日记记录了沈如峰以战地记者身份参与莱芜、孟良崮、淮海等多场战役的经历,是研究解放战争史的重要一手史料;战地书信聚焦时局分析与革命思考,彰显了书写者的家国情怀;较为罕见的《拂晓报》社徽章填补了国家博物馆馆藏空白。它们的入藏对丰富馆藏、保存历史记忆意义重大,希望更多革命亲历者及后人将珍贵文物捐赠国家收藏,以发挥革命文物存史证史、资政育人的作用。

  捐赠者沈卫平介绍了战地日记的发现整理过程,并对中国国家博物馆对这批实物资料的重视和收藏表示感谢。他表示,沈如峰战地日记等的入藏是国家博物馆重视革命文物的体现,希望这次仪式能够推动大家对革命文物征集与保护的关注。

较为罕见的《拂晓报》社徽章(中)填补了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空白。 中新社记者 应妮 摄

  对外友好协会原会长陈昊苏、中宣部出版局原副局长刘建生、北京新四军研究会秘书长杨抗美等人在发言中也分别谈到战地日记在内的实物资料的重要价值和入藏意义等。(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农副产品商品条码应用指南标准实施 为行业数字化发展铺路筑基

在李天宇看来,中国不仅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其现代化程度,高楼大厦、公共服务设施,都“应该成为大家感兴趣的地方”。未来,他打算在中国攻读博士学位,希望自己可以向同胞介绍“中国现代化的一面”,为匈中文化、经济交流出力。(完)

两部门下达资金6.49亿元 支持14省区市防汛救灾

当天晚上,梁毅辰和“长征五号”火箭发射指挥员廖国瑞的对话,至今还让他记忆犹新,他说“他们也许一开始并不熟悉航天,但在岗位上面对大大小小的事情,样样都做到了极致”。最让梁毅辰难忘的是,当温文尔雅的廖国瑞给自己重复“5,4,3,2,1”的现场发射指令时,“他似乎变了一个人,浑身瞬间充满了力量”。

【澜湄印象】中老泰三姐妹体验火把节狂欢

打开转体540的快乐,王嫚妮在去年就体会过,“巨开心,贼兴奋”。她清楚记得自己在一个中午时分“11点左右”完成了一套连贯动作顺利“站了”,这套动作她花了10天半才解锁。在“十四冬”拿到了“班”里的最好成绩——预赛第12名后,她已经前往长白山继续集训,“希望把基础打稳,争取把转体720开出来”。13岁的她总强调基础的重要性,包括和周苡竹交流时,也会较多询问怎么打基础的问题,“就像盖楼一样,地基打不好,楼盖多高也没用”。

万亿冰雪产业“全面开花” “冷”资源为经济发展注入“热”活力

为实现对输电线路周围环境的实时监测,特别是解决偏远地区及城市电缆沟道通信信号难以覆盖、数据传输困难的突出问题,2023年,国网山西信通公司响应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组织专家创新团队,进行针对性科研攻关。

王毅同荷兰外交大臣斯洛特通电话:中欧之间共识远大于分歧

“每到暑假,许多家长带孩子来嘉峪关研学,学习古代以夯土技术修筑长城的方法,增加对长城历史的了解,提高保护文物的意识。”嘉峪关关城景区研学老师马雪介绍。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